今天想談談關於上個月所做的 Heptabase 諮詢的感想,和我短暫做了三個月的付費電子報的心得。
三次諮詢(閒聊)
上個月開了 Heptabase 1:1 諮詢服務,總共有 3 位參加,大致都聊了一個小時左右,過程都還滿輕鬆愉快的(至少我這邊是如此)。不過與其說是諮詢,不如說更像是閒聊。
其中,有個有趣的發現。
大家問的問題,幾乎都和「如何整理大量資訊」有關。在諮詢裡,我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流程來回答這題,然而我不認為這是個好答案。或者說,感覺不是大家想聽的答案。
我在想,大家想聽的答案,是不是一個框架,就像 PARA 或卡片盒筆記法那種「有架構的方法」呢?從大家的問題、反應與疑惑裡,多少透露出一種「應該要把資訊整理得很有架構」或「想找到 Heptabase 的正確使用姿勢」的意圖在。當然這可能是我無聊的自我解讀,不過如果這解讀還不算太離譜的話,對此我有一些話想說。
我想我滿能理解那種心情,因為我一開始也是這樣。我也有試著了解卡片盒筆記法的思想。不過後來,我的想法逐漸轉變成「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流程,自己用起來順手就行了,沒有用什麼特別的架構也沒關係」。我想所謂工具這種東西,越不需要學習,代表越適合。我在看到雷蒙三十把 Notion 用的那麼淋漓盡致的時候,也會感到自慚形穢,想學習他的使用方法。這當然並非壞事,但如果因為想學習他人做法,卻反過來備感壓力的話,可能多少像是在強迫自己穿不合身的衣服。明明是 M 號,卻強迫自己穿了 L 號一樣。
我想大概不管哪個工具,筆記軟體也好、方法也好,或許到後來都會發現,所謂「正確的使用姿勢」大概都不存在。我想說的可能只是這點而已。自己用的順手,比甚麼都重要。從自己需要的地方著手,只要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好,就算那做法可能跟(想像中的)大多數人不太一樣、可能不那麼漂亮或有架構,也沒關係。卡片標題沒有 actionable 也沒關係、白板沒有任何架構也沒關係、試用完 Heptabase 覺得很難用就換掉也沒關係。我自己在學習的時候,也時常會下意識地尋找「正確姿勢」般的東西,所以,算是一種互相提醒吧。
話說回來,關於「如何整理大量資訊」這問題,我想自己實在不適合回答。有一位來諮詢的讀者正在準備博士,他所需要準備的資訊,其實完全大過我平常會處理的量了。對此我實在不認為自己能給出甚麼好的建議。我用 Heptabase ,大多數幾乎都只是順手做的一些簡短紀錄而已,很少真的用來處理大量或複雜的資訊。
我曾想過 Heptabase 諮詢是否能成為一個副業,不過我發現大家想要(或需要)的,我似乎還無法提供,所以決定先停在這裡。也許拿來「以 Heptabase 會友」就可以了。
三個月的付費電子報
我開了付費電子報三個月之後就關了,原因是我覺得更新的壓力太大。
這其實挺好笑的,因為更新的壓力也只是來自我自己,沒有誰拿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發文。主要的壓力,是我在付費方案裡,寫了「每月2-4篇文章」,就是這句話把我自己絆住了。我發現這頻率加上當時訂的題目,讓寫作這件事對我來說,從抒壓變成了壓力來源,而我不太希望寫作變成一種壓力。
也許是題目設定得不對,也許是不該在一開始就設定太死的頻率。但我想最主要會不順利的原因,大概還是跟不夠循序漸進有關。
當時我還住在倫敦,進入一種入不敷出的狀態,在經濟上多少有些焦急感。加上無意間在方格子上看到,有幾位作家成功擁有一定數量的付費訂閱,簡單計算之後發現收入相當可觀,使我萌生出「自己是否也有機會」的念頭,於是就那樣開始了。然而,主題既不夠明確,寫作習慣也還沒建立起來,產出的速度跟不上自己設定的發布頻率,動力就逐漸轉變成壓力。
「每月 2-4 篇文章」的根據,是參考之前寫 1%就好時,一周一篇的頻率而來。我以為自己可以兼顧兩者,但事實是不行。付費寫起來的壓力實在和免費差太多了,自己似乎還沒準備好調適那個壓力。
再加上我本身也不太使用方格子這個平台,當時只是因為 substack 還不支援台灣收款,為了貪圖方格子方便的金流才去使用。現在想想,貪圖方便實在不是一個很健康的理由,或許還是在 substack 等待開放台灣金流之後,再將部分文章轉成付費會比較好。不管對讀者還是我自己,阻力都會更小一些。
簡而言之,付費電子報是一個有些操之過急的嘗試。無論是寫作習慣、風格或是主題都還沒穩定下來。其中比較重要的,大概是首次體會到向人收費,自己會給自己的那層心理壓力。
昨天看了我推動畫第 16 話,對於能準時出刊的漫畫家都感到發自內心的敬佩。
我串的是日本金流,沒發現原來stripe過了這麼久都還沒開放台灣🥹
至於付費的心理障礙,我後來把它想成「別人付錢是想要讓我更能持續創作,而不是反而成為我的壓力;當然我也調整了付費福利,變成「可以觀看所有文章」而不是「多久產出一篇文章」,我也還在摸索中。
而方格子是給已經有人氣的網紅用的,一般人不建議用不能帶走用戶的平台。
共勉💪